扬雄和桓谭
扬雄的哲学思想
扬雄的思想表现了一定的唯物主义倾向,他注意研究天文学,本来主张盖天说,后来被桓谭所说服,改信浑天说。扬雄企图以当时的天文历法的知识为根据建立一个说明世界万事万物的体系,这就是《太玄》。
扬雄在《太玄》中提出了一个世界图式,这个世界图式是模仿《周易》的,而又与《周易》不同,《周易》基本上采用二分法,八卦重为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以此为事物变化的公式。《太玄》基本上采用三分法,又分四层,即方州部家。《太玄》分为八十一首,每首九赞,共七百二十九赞。这就是《太玄》的体系,他认为这个体系包括了世界万事万物的变化公式。
扬雄试图以八十一首来表现一年四时的变化,扬雄的这些思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当时历法与农学的一些知识,但是他把这些天象、自然的变化过程,完全用他主观设计的图式去套,其结果只能是牵强附会而已。扬雄在《太玄》中,把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企图用以“九”为基数的格式把它们框起来。他也认为地有“九地”,人分“九等”,人体有“九体”,“九窍”,宗族关系有“九属”等等。
《太玄》的最高范畴是“玄”。玄是世界的最高本原,是一切事物的最初根本。“玄”又是无所不在的,任何人也离不开它。扬雄在讲玄和阴阳的关系时说,玄包括了阴阳,动静,晦明。玄是一个统一体,不偏于一个方面。玄超越了阴阳的对立。这玄就是包括了天道地道人道在内的最高的道,也就是最高原理。《易传》说:“天玄而地黄。”玄是天的特点,玄兼含三道,而是以天的特点来命名的。
玄是最高原理,它不是物质性的,而是一种非物质性的绝对,也就是绝对观念。扬雄肯定绝对观念为世界的根本,所以他的哲学具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这种倾向表现于两点:一是他提出了一个世界图式,二是他又认为这个世界图式包含于一个绝对观念“玄”之中。扬雄在一些文章中也谈到元气,认为玄是在元气之上。又从他所谓“摛措阴阳而发气”来看,他是认为玄是气的根源。
扬雄仿照《周易》的“元亨利贞”,提出“罔、直、蒙、酋、冥”的观念,用以说明事物从发生到消灭的过程。罔是未有,直是物始生有质无文,蒙是延长,酋是完成,冥是消归于无。他又将四方四时与前四种状况结合起来。表现了扬雄喜欢独创生词的作风,他自己随意创造的新词对于后世的思想完全没有发生影响。
扬雄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
扬雄也谈到认识论的问题。他首先肯定世界是可知的,人类有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能力。扬雄认为,应该认识天地和人,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生活无所不知。既要了解自然规律,也要懂得人类生活。
扬雄强调,言论必须有证验,即有感性经验的根据。扬雄强调,言论必须有证验,即有感性经验的根据。他主张依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来认识世界、说明世界。扬雄在认识论方面表现了唯物主义倾向。但他过分夸大了圣人的认识。他认为圣人就是“是非”的标准,而他所谓圣人就是孔子。以所谓圣人作为判断是非的最后标准,这就离开了唯物主义了。
扬雄继承了《周易》、《老子》中的辩证法思想,在一些方面有所发挥。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对立的两方面互相转化,因为互相转化,所以是互相联结,互相统一的。所谓“共门”,“共域”即统一的意思。这是从贾谊所谓聚门、同域来的。扬雄认为,对立的统一是非常显著的,而一般人都不能理解,圣人则有清楚的认识。
扬雄强调物极则反,事物在一个方向上变化发展,到达一定限度,就会一转而为其相反。他认为,如果没有达到一定限度就不会转化。也有的彼此不相转化,如“尊卑不相黩”,反映了扬雄的地主阶级立场。
扬雄强调物极则反,事物在一个方向上变化发展,到达一定限度,就会一转而为其相反。他认为,如果没有达到一定限度就不会转化。扬雄认为,事物的转化以到“极”为条件。在这一点上,扬雄的辩证思想比《老子》、《周易》有所发展。
扬雄把阴阳的变化分为九段,从一到九,也就是成败祸福转化的公式,他没有认识到事物转化的每一步骤都有其具体的条件。扬雄没有摆脱循环论,一分一合,一生一死,一切都要回到原来的出发点。最终还是循环,不是发展。
扬雄的人性论和社会政治思想
先秦时代,孟子讲性善,荀子讲性恶。扬雄调和孟荀的人性论,提出性善恶混的学说。
人性中既有善也有恶。而为善为恶的关键在于修善还是修恶。因此,扬雄特别重视后天的学习。他强调视听言动思都要学习正确的,说明学习对于一个人的善恶起决定的作用。
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扬雄注重教化,反对法家的重刑思想。
扬雄谈到制度改革问题,他认为有因有革,应该因袭的就因袭,不应该因袭的就须改革。治。
桓谭的形神论会对谶纬迷信的批判
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谶纬流行,王莽和汉光武帝刘秀都利用图谶来夺取政权。
当时的谶纬,有的编造孔丘的故事,把孔丘说成神人,有的托称孔丘撰写的,这都是非常荒谬的。桓谭认为,所谓灾异也是常有的事情,不应恐惧害怕
桓谭对于神学目的论也提出了批判。很多毒药能杀人,并不是天有目的地生出来的。
桓谭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形神关系论,批判了精神不死的迷信思想。他的烛火之喻,主要意思是以烛火俱尽来比喻形神俱灭,人身体死了,精神也随之灭亡。否认独立存在的精神,这是唯物主义观点。
桓谭虽然论证了精神不能脱离身体而独立存在,但他还不能说明形神关系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还不能说明精神是形体的作用或属性。这个问题后来经过王充,到范缜才得到解决。
桓谭论证了形死神灭,同时又批判了当时关于长生不死的迷信,论证人必有死。
桓谭的“以烛火喻形神”的学说对于后来无神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人死如灯灭”的无神论命题一直是后来反对灵魂不死迷信的健康常识。。现灾异,应提高警惕,改善措施。他的这些话没有彻底摆脱天人感应的观点,但基本上是对宗教持批判态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