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思想是继承老子的,并对老子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
逍遥游的人生观
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幻想摆脱一切外物和肉体的束缚,追求一种个人精神上绝对自由的境界。庄子认为,人所以不自由,一方面是由于外界物质条件的束缚,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自身肉体的束缚。用庄子的话来讲就是“有待”和“有己”。
真正的自由是一切条件都不需要依靠,一切限制都没有,在无穷的天地之间自由地行动,这叫做“无待”这是讲的要摆脱外界条件的限制和束缚。
同样,受自己的肉体以至精神的限制和束缚,也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所以各种主观条件也要摆脱,以达到“无己”。庄子理想中的最高尚的人,都是能做到“无己”的。他们是自然而生,自然而死,也就是说一切听任自然,毫不计较个人得失。这就叫“无己”,可以得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庄子认为,要达到这种幻想的境界,其办法是“坐忘”。所谓“坐忘”,就是彻底地忘掉一切。不仅要忘掉外界物质世界,而且要忘掉自己的肉体、感官,排除形体、知识,使自己与整个自然混为一体。精神上得到了彻底的自由,也就是完全恢复了人的所谓“天然”本性。
从这种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出发,庄子对当时统治者制定的各种制度,竭力加以反对。他认为当时的各种道德制度,是违反人的本性的,是造成当时社会争斗、混乱的原因之一。
庄子对提倡仁义和是非,看做是加在人身上的刑罚。就庄子一派来看,他们主要是追求个人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所以庄子理想的统治者是什么也不问不闻的人。
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庄子虚无主义的人生观,使他根本取消客观事物的一切是非和差别,排斥人的认识的可能和必要,从而陷入了怀疑论、不可知论和相对主义。
庄子对老子的某些朴素辩证法思想加以夸大,发展了老子“玄同”的思想,根本取消事物的“彼”、“此”差别,得出了“齐万物而为一”的相对主义结论。
事物的彼此差别都是相对的,从“道”的角度来看,此也是彼,彼也是此,没有确定的界线。
庄子认为事物的差别根本没有客观标准,也就是说,不是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而完全是由人的主观决定的,随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而区别的。
庄子认为,认识没有任何标准可以遵循。一切都是相对的,人究竟能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是值得怀疑的。
究竟是庄周做梦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为庄周?他认为这个问题是没法解决的,当然他也不得不承认庄周与蝴蝶是有区别的,但他说这种区别只是一种物的变化(“物化”)。从“道”的角度看,什么都一样。这就根本否定了客观事物的标准和人的认识。
那么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是非斗争如何对待呢?庄子提出了两个办法:一个是随声附和,别人怎么讲自己也就怎么讲,以求在复杂的斗争中保全自己;一个是调和是非,不分是非,听其自然。
庄子认为,万物的“自然”本性是没有任何感觉器官,不分是非,无知无觉,无思无虑,混沌一团的。你硬要它用感官去思虑,去分是非,那反而是害了它。
“自本自根”的道论体系
庄子和老子一样,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神秘
主义的精神实体“道”。它始终在传递着,可是它又不能被具体接受。因此,这样神秘的“道”既不能用感性来觉察它,也无法用理性认识来把握它,而只能靠主观直觉去体会它的存在。
庄子认为,如果把世界看成是物质的,那就必然要有所区别,这样就会产生是非,引起互相竞争,辩论不休。
在老子那里,“道”是一种客观独立自存的精神实体,而在庄子这里,“道”则是主观认识上的东西了。
庄子认为,如果把世界看成是物质的,那就必然要有所区别,这样就会产生是非,引起互相竞争,辩论不休。只有把世界看成从来就没有物质的,才可以说是对世界最高、最完善的认识了。
在老子那里,“道”是一种客观独立自存的精神实体,而在庄子这里,“道”则是主观认识上的东西了。
庄子进一步从相对主义出发,对客观世界的是否真实存在也采取了根本怀疑和否定的态度。他甚至认为老子“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的说法,对于客观世界也还否定得不够彻底。
关于世界存在的问题,根本是个不可知的问题。即使像“有生于无”这样的话也不能说。你知道什么时候是“无”,什么时候又生出了“有”呢?这样,庄子就陷入了绝对的怀疑主义。
庄子用世界在时间上是无限的,来否定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庄子用他的相对主义怀疑论不仅否定了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并且也否定了作为客观精神实体的“道”的存在。因为庄子讲的“道”,往往是把它当作一个超越是非界线、泯灭一切差别的主观标准来看待的。
庄子用他的相对主义怀疑论不仅否定了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并且也否定了作为客观精神实体的“道”的存在。因此,他所谓的“以道观之”,实际上就否定了事物的客观实在性,而以事物各自的主观观念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