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
未读
韩非
1.政治观:
韩非代表地主阶级中的激进派,主张通过暴力和战争实现地主阶级的统一政权。他提倡绝对的专制集权,反对孟子的“仁政”,主张君主独揽政令、刑法和赏罚。在经济上,他强调“重农”,积极保护和发展农业生产。在思想上,韩非主张排斥各种矛盾的学说,追求一种统一的思想。
2.法术势:
韩非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观点,将人际关系视为自私自利的竞争。他主张通过“法”(法令制度)、“术”(权谋)和“势”(地位与权力)的相互结合来建立强大的君主集权制度。这三者在他看来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有效的统治术。
3.认识论:
韩非强调人的认识能力,反对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他主张认识必须通过接触客观事物和遵循事物规律,批判了凭主观妄想猜测的“前识”先验理论。韩非注重“参验”,强调通过实际效果来检验认识的正确性。
4.自然观和无神论思想:
韩非继承了荀子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否认有意志的“天”存在。他将“道”视为自然界的总规律,将每一具体事物的规律称为“德”。韩非强调“道”是随时变化的,反对老子的神秘主义“常道”,提出“无常操”的“道”是可以理解和论说的。
5.总结:
韩非是地主阶级激进派的代表,主张强大的君主专制政权。他的法术势理论强调法令制度、权谋和地位权力的相互结合。在认识论上,他反对先验主义,注重通过参验检验认识的正确性。他的自然观和无神论思想强调自然界的规律和变化,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唯物主义改造。
中国哲学
未读
荀子
1.社会政治历史观
荀子强调建立新的封建等级制度,主张“隆礼”、“重法”。他重新定义“礼”,将其与封建等级制度相联系。荀子认为,社会混乱源于人的物质欲望,为防止争夺,需要通过“礼义”和“法度”等政治制度来约束。他将“礼”视为一种社会规范,通过区分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维护社会秩序。 礼与法的关系在他看来是根本的,法应该根据礼的准则制定。
荀子认为人与其他物种的区别在于人能够组织成“群”,并认为这是由于一定的社会政治和道德规范的关系。他认为社会的不平等是正当的,而建立等级制度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荀子对历史的看法强调现实的观点,反对盲目崇拜“先王”和“三代”的历史观,主张从当前社会现实出发来考察历史。
2.“性恶”论
荀子强调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作用。他反对“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因此需要通过圣人和君主的教化,以及礼义等制度来引导人们。他将道德规范、礼义等制度看作是后天获得的,对抑制人的本性和引导社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3.自然观
荀子对自然界的解释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反对“天命”决定论。他认为自然界中的现象是物质本身固有规律的表现,而不是上天的有意识的活动。他强调人可以通过掌握自然界的规律来管理和支配天地,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4.认识论
在认识论上,荀子提出先有人的形体,然后才有精神活动的唯物主义观点。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来源于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强调知识和技能是后天获得的。荀子反对“生而知之”的天赋观念,强调感觉对初步认识的重要性。他主张心的思维作用,认为保持“心”的“虚壹而静”对正确认识至关重要。
5.逻辑思想
荀子分析了概念的分类和逻辑关系,明确了名称是基于感官对客观事物的约定俗成。他指出概念与事物的关系是相对的,批判了诡辩中的谬误,强调了概念与实际事物的关系。在逻辑思想上,荀子对诡辩论提出了深刻的批判,指出其错误在于颠倒名实关系,只注重概念的抽象逻辑推理。
6.总结
荀子是先秦哲学的总结者,对各家思想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为封建专制政权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对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国哲学
未读
易传
《易传》的哲学思想可以总结如下:1. 《易经》的体系:《易经》记录了人们向神秘的“天”或鬼神卜筮吉凶的过程,包含一些迷信成分。《易传》在解释《易经》时,吸收了自然科学知识和唯物主义思想,融入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将其纳入整个《易经》体系。
2. “易”的本质:“易”被视为圣人用来探究深远道理和微妙变化的工具,能够沟通整个世界的意志,成就世界事务的法宝。它是“圣人”认识世界、处理事务的普适工具。
3. 《系辞传》中的关系问题:《系辞传》明确讨论了“道”(一般原则)和“器”(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将“道”看作无形体的“形而上”,而将“器”看作有形体的“形而下”。八卦体系被明确作为人认识世界、创造器具的出发点和模式。
4. 朴素辩证法思想: 《易传》强调“变”和“通”的思想,认为“易”是不断发生、不断变化的道理。整个体系分化为对立面,包括阴阳、刚柔、动静等。作者看到对立两方互相转化的关系,提倡事物发展不可穷尽的辩证思想。
5. 循环论观点: 《易传》对发展、变化的看法归结为“终则有始”“无往不复”等循环论观点,强调事物的变化是从微小开始,逐渐积累形成巨大变化。
6. 自我否定和适应变化:《易传》提到易的道理到了尽头就要变化,变化了就通畅,通畅了就能够长久保存,对之前讲的“易”“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的观点进行了自我否定,强调适应时势,应付环境的变化。
总体而言,这些思想对后来的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和对变化、发展的看法。
中国哲学
未读
后期墨家
后期墨家哲学思想涉及社会历史观、认识论和逻辑理论等多个方面:
1. 社会历史观
- 继承墨翟的政治思想,后期墨家强调实际功利,反对孟子的“义”,主张“义”和“利”统一。
- 他们强调“忠”和“孝”应该为君主和父母带来实际利益,与孟子的道德观念对立。
- 反对永恒不变的“义”,认为随着社会变迁,“义”的内容也随之改变。
- 批判历史倒退论,强调治理应适应当代社会,否定固定的“善治”标准。
2. 认识论
- 强调唯物主义,认为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 认为感知经验是认识的基础,通过感官感觉获得知识,还强调经验积累对知识的影响。
- 将知识来源分为“亲知”,“闻知”,“说知”三类,强调理性认识。
- 主张真理必须是“名”与“实”相“合”,“志”与“行”相一致。
3. 逻辑理论
- 认为辩论的目的是明确是非和同异,必须基于客观事实,遵循逻辑原则。
- 强调名词和概念要反映客观实际内容,分类概念为“达”、“类”、“私”三类,对逻辑思维产生影响。
- 对判断进行分类,如“尽”、“或”、“假”,并提出“大故”和“小故”作为判断的理由。
- 提出了几种推理方法,例如“效”、“辟”、“侔”、“援”和“推”。
尽管后期墨家提出了这些观点和理论,他们在运用逻辑推理时也存在错误,有时陷入纯概念游戏,导致不恰当的推论。
中国哲学
未读
惠施和公孙龙
惠施的哲学思想:
“合同异”说
1. 惠施强调事物的相对性,提出“至大无外”和“至小无内”,但这抽象论证可能导致否定大与小的无限性,引入相对主义。
2. 认为事物具有“同”“异”关系,辩证对待“大同”小异、“小同”大异,但也许陷入相对主义,否定事物差异。
3. 主张“毕同”“毕异”,即事物既相同又不同,称为“合同异”,但缺少绝对性观点,偏向相对主义。
公孙龙的“离坚白”说
1. 公孙龙强调事物的差别和独立性,着重于“坚白”分离,认为“坚”和“白”互不渗透。
2. 提出“指”与“物指”概念,主张属性的独立自存,否认概念之间的联系,将“指”组成“概念世界”,转化为具体“物”。
3. 强调“白马非马”,突出一般和个别的差异,但否定了二者的联系性。
4. 强调名实关系的一致性,但在这过程中过分强调概念独立自存,倾向于形而上学诡辩论。
中国哲学
未读
庄子
逍遥游的人生观
1. 庄子提倡超然的生活态度,主张摆脱外界和内在束缚,追求绝对精神自由。
2. 实现“无待”即摆脱外界束缚和“无己”即不受内在限制,追求精神自由。
3. 通过“坐忘”达到自由境界,完全忘却物质世界和自我,融入自然,实现“天然”本性。
4. 庄子反对当时的道德制度和追求个人绝对自由,追求超然生活。
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5. 庄子的虚无主义导致怀疑论、不可知论和相对主义。
6. 倡导“齐万物而为一”,取消客观事物的差异,主张事物彼此的相对性。
7. 认为认识无绝对标准,人的认知是相对的。
8. 庄子提出梦蝶问题,暗示事物差异是主观的,否定客观标准和认识的可能。
“自本自根”的道论体系
9. 庄子认同老子的“道”的存在,但从主观角度理解,超越是非界线,否定物质世界和道的客观实在性。
10. 提出客观存在不可知,否定物质世界和“道”的客观存在。
11. 庄子的相对主义怀疑论否定了事物的客观实在性,推崇以事物的主观观念为转移。
中国哲学
未读
《管子》书中《心术》等四篇的思想
《管子》中的《心术》等四篇作品展现了深刻的哲学思想:
1. 礼和法的解释:礼被解释为顺应人的情欲并用于表达等级身份差异。法被视为共同遵守并带有强制性的准则,通过刑罚统一人们的言行。君主若掌握法则可以无为统治,实现无为并非与老子“无为”相同,目的是巩固或强化君主的权力。
2. 心术:君主应“恬愉无为,去智与故”,意指不要私欲,摒弃巧智和故意造作,真正治理臣民。
3. 道和精气:认为“道”或“精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强调“道”充满天下,无处不在但难以察觉,认为“道”与具体事物的“德”是不可分割的。
4. 认识论:强调认识必须与客体相符合。认识主体分为思维器官和感觉器官,心负责整体规律,九窍则执行各自任务。修养主体的方式包括“虚一静因”,意指去除主观成见,专注真实情况,并等待接触事物,然后根据其本来面目认识它。
这些思想表现出朴素的唯物主义,强调根据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但也存在缺陷,比如过于强调了“因”的原则,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这些思想对后来的荀子和韩非等人的哲学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哲学
未读
墨子
墨子是一位以小生产者利益为出发点的哲学家。他倡导“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来衡量一切思想和行为的价值。
墨子主张“兼爱”思想,认为社会应该相互关爱和互惠,反对相互残杀和争夺的现象。他也提出“非攻”思想,强调反对侵略战争,但对正义和不正义战争的界定有其独特见解。
他提出“尚贤”和“尚同”,认为社会应该尊重贤者并统一一致的标准,以维护天下和平。
墨子的认识论强调三个标准:过去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经验效果,尤其重视多数人的直接经验作为真理的最主要来源。
他在逻辑学说上认为,抽象概念或认识应以感性认识为来源,并强调经验作为判断真理和行为善恶的基准。
墨子主张“非命”,反对命定论,认为人的命运取决于历史经验和力量而非天命。
然而,墨子的理念显露了某些保守和不够进步的特点,缺乏反对统治者的觉悟和行动力。他的思想中,鬼神以及天命观等方面,体现了一定的虚幻性和对小生产者的软弱无力表现。